光通訊廠因應關稅政策調整產線與布局

自美國川普於今年4月頒布對等關稅以來,光通訊產業面臨重大挑戰,各國談判結局及中美貿易戰是否降溫仍未明朗。有分析指出,雖然光通訊廠商可能獲得轉單,但對台灣廠商的真正受惠有限。供應鏈面臨關稅壓力,多家公司正提前做好應對策略。
光聖(6442-TW)表示,與美系大客戶的協商仍在進行中,目前出貨狀況正常。由於光聖的產能分佈於台灣、中國及菲律賓,菲律賓的課稅僅為18%,公司考慮將產線重心轉向菲律賓,但需視各國與美國的談判結果而定。
另一方面,聯亞(3081-TW)表示,雖然美國對中國進口加徵關稅,尚未影響到美國客戶的數據中心建置進度,公司向美國的磊晶出貨仍適用零關稅,近期將陸續擴充磊晶產能與合作夥伴。
環宇-KY(4991-TW)則擁有美國製造的優勢,並加速美國工廠轉型,計劃在年底前於新竹科學園區設立後段產線,專注於開拓光通訊和矽光子市場。法人指出,關稅政策可能加速美國光通訊廠的委外代工,許多美國大型公司如博通和Lumentum正將部分生產需求轉移至台灣以避稅。
雖然矽光子封裝產品的量產最快要到2026年,但人工智慧(AI)仍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。整體產業鏈將持續擴展。法人也表示,雖然光通訊產業短期內未受到關稅影響,但中長期觀察來看,關稅可能減少美國市場需求,從而對光通訊產品的銷售形成壓力。
Recent News
聯合國警告:緬甸詐騙園區猶如癌症,蔓延至全球50個國家
- 23 April, 2025
中共頻繁軍演對台,封控時間或縮短至三天
- 29 April, 2025
澤倫斯基簽署美烏礦產協議:歐洲援助無望,回頭找美國
- 5 May, 2025